一、什么是“山西精品” 《关于打造“山西精品”公用品牌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晋政发〔2021〕45号) 未来5—10年是山西省转型发展的窗口期、关键期。 到2025年,形成200个左右的产品和服务品牌。目前已经认定了120个产品、服务。2025年计划评80个。 1.定义与准则 定义解读:在DB14/T 3088—2024《“山西精品”评定规范》 准则说明:“政府引导、企业自愿、社会参与、市场运作” “高标准+严认证+强监管” 2.内涵解释 质量卓越:质量管理水平,质量体系认证。 标准先进:先进标准,产品/服务的1项或多项技术指标高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的要求。 创新发展:研发投入占比要达到一定水平。 品牌保护: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推广策略 社会责任:可持续发展、绿色低碳、安全生产、员工福利等 3.认证范围 省内依法设立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 4.行业分布 行业覆盖: 煤炭、钢铁、装备制造、新材料、食品、医药、农业、文化旅游等多个行业。还包括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山西精品”培育的意义 2.1提升品牌形象 获得“山西精品”认证,如同为企业贴上了一张高品质的标签,极大地提升企业在消费者心中的品牌形象,使消费者更加信赖我们的产品。在市场竞争中,品牌形象的提升能够帮助企业脱颖而出,吸引更多的客户,进而扩大市场份额。 2.2增强市场竞争力 以紫林醋业为例,其老陈醋以“山西精品”标志以“移动名片”,助力紫林醋业搭乘“中国速度”把优质的醋产品以及源远流长的千年醋文化传播至千城百站,让紫林醋的馥郁芬芳弥漫千家万户的餐桌。 2.3推动技术创新 为了满足“山西精品”的高标准要求,企业需要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改进生产工艺,提高产品质量。这将促使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培养高素质的技术人才,从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4助力管理升级 在企业管理方面,企业需要优化管理流程,加强质量管理体系建设。通过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规范企业的生产、销售、服务等各个环节,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和管理水平,为企业的长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5奖励政策支持 各级财政部门对打造“山西精品”公用品牌给予资金支持。 三、“山西精品”的培育 3.1申报主题资格与运营状况 主体资格要求:申报单位需在山西省内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运营和财务状况良好,有较好的品牌知名度、管理水平以及社会责任感。这是申报“山西精品”的基本条件,确保申报单位具备一定的实力和信誉。 3.2遵纪守法与信用记录 信用记录要求:申报单位近三年内未有严重违法情形和发生重大及以上安全责任事故,无不良信用记录。良好的信用记录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保障,也是“山西精品”申报的重要前提。 3.3经济规模与效益要求 行业经济指标: 制造业:申报单位前两年营业额均值1亿元以上,申报产品前两年销售额均值5000万元以上。 食品业:申报单位前两年营业额均值4000万元以上,申报产品前两年销售额均值2000万元以上。 医药业:申报单位前两年营业额均值1亿元以上,申报产品前两年销售额均值4000万元以上。 农业:申报单位前两年营业额均值5000万元以上,申报产品前两年销售额均值3000万元以上。 服务业:申报单位前两年营业额均值5000万元以上,申报产品前两年销售额均值2000万元以上。 3.4质量与标准要求 质量卓越:申报单位具有完善的质量管理基础和相关体系认证,并有效执行。 标准先进:申报产品(服务)主要技术指标优于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执行团体标准、企业标准的,已于2025年1月1日前在全国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完成公示。 3.5文化特色要求 文化特色体现:申报产品需体现三晋文化特色,能融入现代生活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这是“山西精品”区别于其他品牌的重要特征,也是其独特魅力所在。 四、标准化应用 4.1概念定义 国家标准《标准化工作指南 第1部分:标准化和相关活动的通用词汇》(GB/T20000.1—2002)对“标准化”的定义是:“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现实问题或潜在问题制定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条款的活动。”包括编制、发布和实施标准的过程。 4.2作用阐述 标准化在企业运营中具有重要作用,它能够规范企业的生产、管理和服务流程,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同时,标准化还可以促进企业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推动行业的健康发展。 4.3标准化的应用 执行标准 研制标准 标准体系构建 其他标准化工作 五、我们能提供的服务 5.1评估诊断 对企业的整体运营状况、品牌建设情况、市场竞争力等进行全面的评估诊断,找出企业存在的问题和差距,提出针对性的改进建议和解决方案,帮助企业提升综合实力。 5.2标准制定与优化 凭借在标准化领域的专业能力,协助企业制定和完善企业标准或团体标准。对企业现有的标准进行评估和优化,确保申报产品(服务)的主要技术指标优于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5.3准先进性评价 以专业的视角,对实施的企业标准、团体标准与国、行、地标进行比对,编制标准的先进性评价报告。 5.4质量提升指导 利用其在质量管理方面的经验和专业知识,为企业提供质量提升的咨询和指导服务。如帮助企业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引入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和工具,提升产品和服务的质量稳定性和可靠性。同时,协调认证机构,进行体系认证。 5.5品牌建设咨询 为企业提供品牌建设方面的咨询服务,帮助企业挖掘品牌特色和价值,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促进企业品牌发展成为区域公用品牌。 5.6沟通协调 作为企业与相关政府部门、认证机构之间的桥梁,协助企业进行沟通和协调。及时了解申报过程中的政策变化和最新要求,反馈企业的诉求和问题,促进申报工作的顺利推进。 六、对企业的好处 6.1企业范围广泛 包括制造业、农业、食品业、医药业、文化旅游、服务业等以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涵盖了山西的主要产业领域。 6.2政策咨询服务 免费提供“山西精品”相关政策解读,帮助企业及时了解政策动态,把握申报机会。 6.3申报材料协助 协助编制“山西精品”申报书、标准先进性评价报告、佐证材料等,确保申报材料的完整性和规范性。。 6.4标准研制与公开 协助企业进行企业标准、团体标准研制及标准在公共信息平台上公开声明,进行标准查新查重、标准先进性对比,提升企业标准的科学性和先进性。 6.5标准化工作支持 提供标准体系构建、标准化良好行为评价、企业标准领跑者申报、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陪跑等标准化相关工作,帮助企业提升标准化水平。 6.6质量提升服务 提供首席质量官培训、发证,管理体系认证,还可以扩展到三体系认证,全面提升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 七、常见问题 7.1获评后好处有哪些 1.品牌影响力提升:获评“山西精品”后,企业可以使用“山西精品”专用标志,进一步扩大品牌影响力,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2.奖励金支持:获评企业将获得奖励金,有文件支持:各级财政部门要对打造“山西精品”公用品牌给予资金支持。 7.2有效期与再认证 1.有效期:“山西精品”证书有效期为3年,在有效期内,企业每年需接受监督检查,确保持续符合“山西精品”要求。 2.再认证:证书到期前三个月,企业需申请再认证,通过再认证后,可继续使用“山西精品”标志。 7.3非物质文化遗产要求 非遗要求:申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须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7.4申报机会 这项工作目前没有结点,切中不足点做好功课。继续申报 如需了解更多‘山西精品’申报详情或进群交流,请加我微信(19935569065),我们将为您提供最新政策解读、申报指导和成功案例分享,助您顺利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