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对2024年组织开展的“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工作情况进行了通报,并发布了“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地方典型经验,浙江、江苏、山东、山西、安徽、辽宁、河北、福建、上海、天津10个省份入选。认证君分期发布典型经验,供学习借鉴。本期2个案例如下:
浙江:深化小微企业质量提升认证,赋能强企强链强县
山东:多部门协同,多参与方联动,为小微企业提升注入新动能
山东省市场监管局聚焦小微企业实际需求,着力完善“四项机制”,实现“四个提升”,多措并举促进政府服务提质、企业绩能提效、区域产业提档,推动小微企业质量认证提升行动走深走实。
一是完善部门协同工作机制,提升政府支持政策的“广度”。会同发展改革、科技、工信等九部门联合印发《深入推进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助力强企强链强县的通知》,以推动企业、产业、地方高质量发展为主题,针对企业质量管理完善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创新、区域产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的需求,凝聚各部门工作合力,出台产业、质量、科技、金融等多维度配套政策,为小微企业创造良好发展环境。全省出台110项政策措施,精准帮扶3200家小微企业,发放补贴资金3885万元,为小微企业提供金融信贷支持9.87亿元。
二是完善多方联动工作机制,提升技术支撑底座的“厚度”。统筹政府部门、技术机构、行业组织、生产企业、销售平台等各方优势资源,结合行业特色认证、分级认证,探索覆盖全产业链的一体化质量认证服务模式,为提升行动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全省形成了政府部门统筹推进、技术机构支撑有力、行业组织积极参与、企业提升成效显著的工作格局。组织开展企业需求问卷调查,围绕山东47个重点产业链、供应链,征集各类产业重点需求566条,搭建36个检测认证服务平台,组织15场检企对接活动,为企业解决150多项技术问题。济南、青岛等市建立提升行动综合服务站,配置常驻技术专家,为企业就近解决技术问题。东营、淄博等市组织开展小微企业融媒直播、质量管理小组成果发表赛等多种形式的技术交流和质量诊断活动,帮助企业建立管理体系,制定程序文件,完善工艺管理,提高产品质量水平。
三是完善综合服务工作机制,提升小微企业发展的“锐度”。全省各地市市场监管局会同有关行业部门,以实施精准帮扶、满足企业提升需求为主线,开展多样化的综合服务,推出质量认证融资增信、开放共享高端仪器设备、“十链万企”融链固链供需对接等服务举措,组织技术专家与小微企业深入对接,重构生产流程,完善管理制度,改进关键工艺,促进小微企业发展质的提升和量的飞跃。聊城某轴承企业通过对热处理特殊过程的评估和优化,产品寿命从120小时提升到360小时,磨削生产效率提高15%,售后返修率降低10%,直接经济效益显著提高。淄博某新材料企业批次合格率从90%提升到99%,达到行业先进水平,经济效益增加17%。
四是完善区域试点工作机制,提升区域产业发展的“高度”。在全省15个县(区)开展提升行动助力区域产业提升试点,以产业链核心企业、核心技术机构为中心,建立提升行动的“朋友圈”和“社交链”,带动上下游企业协同提升。临沂费县聚焦本地木材加工小微企业普遍依赖工人经验、产品质量不稳定等问题,在木业产业聚集区建立“提升行动服务平台”,帮助企业解决质量技术服务路途远、成本高、周期长等问题,制定一系列可操作性强的质量管理团体标准,组织开展质量管理人员培训,推动本地4000多家木业企业建立实施“三检”制度,鼓励具备条件的小微企业建立实施质量管理体系。开展提升行动以来,木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年均增长25%以上,产品类型从单一的板材向多样化、高利润的定制家具扩展,产业链从板材加工向设计、销售延伸,头部企业向品牌化、高端化转型取得初步成效。